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崛起动态 > 教育头条 > 报了=白读,避坑这些...
教育头条
报了=白读,避坑这些“野鸡大学”!
时间:2024-07-05 来源:https://mp.weixin.qq.com/s/MXT 【字体: 视力保护色:

广东科技管理大学、广东建工大学

广东经济管理学院……

这些“学校”你听说过吗?

它们看似“高大上”

实则都是“野鸡大学”




说起“野鸡大学”,很多人并不陌生。“野鸡大学”未经教育行政部门审批、不具备高等学历教育资格,不法机构和人员通过编造并不存在的学历教育“学校”,发布虚假招生信息,发放虚假大学录取通知书,骗取考生钱财。


它们发放的毕业证根本不被承认,如同一张废纸,所以报了等于白读!


广东2024年高考志愿填报已于6月28日开始。俗话说“七分考,三分报”,志愿填报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考生如何避坑防骗?

我们一起来看




“野鸡大学”都有哪些伪装?


为了忽悠人上钩,“野鸡大学”往往披上“高大上”的外衣。细看校名,这些“野鸡大学”多是蹭着正规高校名字而来,例如将正规高校名字中的“大学”改为“学院”,“学院”改为“大学”,加上科技、管理、信息、经济等词汇排列组合,或者干脆直接套用正规高校的历史曾用名等。


比如,“野鸡大学”广东电子信息技术学院,与广东省电子职业技术学校起了一个相似的校名;“上海财经学院”则是冒用“上海财经大学”的历史名称……


从以往披露的案例来看,“野鸡大学”出没有其规律可循:一般自7月中旬,本科录取接近尾声、专科陆续填报志愿开始,它们会大量发送通知书“收割”低分考生。8月中旬,各地专科录取基本结束时,通知书发放达到高峰,有些学生甚至会收到不止一个学校的通知书或电话。此时已没有太多时间留给考生和家长思考,从而容易忽视查证。


此前,教育部提醒广大考生和家长,不要相信任何“走捷径”“不用填志愿”“低分上名校”等谎言,并为他们在报考高校或接到高校录取通知书时支了“三招”:


第一招:核查学校


6月24日,教育部公布全国高等学校最新名单:截至2024年6月20日,全国共有3117所高等学校,包括2868所普通高等学校和249所成人高等学校。普通高等学校中,本科学校1308所,高职(专科)学校1560所。


日前,教育部门户网站和官方微信公众号“微言教育”公布全国高校名单(点击文字可查看名单),考生和家长可进入查找核实。


第二招:核查志愿


各省级招生考试机构都将具备高考招生资格且在本省招生的高校纳入了高考志愿填报系统。考生必须且只能在生源所在地省级高校招生志愿填报系统填报院校和专业志愿。


第三招:核查录取


考生和家长收到高校发放的录取通知书后,可通过生源所在地省级招生考试机构官网查询核实录取情况。





不小心“中招”咋办?


“‘野鸡大学’以虚假宣传的方式来吸引学生,不仅阻碍了学生的发展,还扰乱了教育体系的正常秩序。”广州市政协委员、广东诺臣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律师郑子殷说。


对于此类违法招生,教育法第76条规定: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违反国家有关规定招收学生的,由教育行政部门或者其他有关行政部门责令退回招收的学生,退还所收费用;对学校、其他教育机构给予警告,可以处违法所得五倍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责令停止相关招生资格一年以上三年以下,直至撤销招生资格、吊销办学许可证;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近年来,教育、公安、网信等部门持续加大招生诈骗整治力度,严厉打击未经教育行政部门审批、不具备高等学历教育资格的“野鸡大学”开展的违法违规招生活动。


与此同时,从官方到非官方渠道,避开“野鸡大学”陷阱的方式已经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变得越来越多元化。笔者在搜索引擎中随便输入一个“野鸡大学”的名称,均查询不到官网与报考信息,并且会显示“野鸡大学”“虚假大学”的提醒。


但是,仍有一些考生成为“野鸡大学”的“客户”,有的学生甚至在若干年后才知道,自己原来错付了宝贵的青春和“学费”。


有专业人士分析称,“野鸡大学”利用家长和学生的信息不对称和花钱上好学校的侥幸心理进行诈骗。同时,“野鸡大学”在某些层面与电信诈骗黑色产业链有类似之处,比如有的将网站放在境外服务器,进行虚假宣传乃至伪造证书查询网站,难以有效查封。


一不小心上了“野鸡大学”,怎么办?郑子殷建议,一旦遇到谎称花钱能上好大学、好专业,分数不够也能上大学等情况,要保持清醒头脑。“如果发现自己已经填报或者已经上了‘野鸡大学’,要第一时间报警,并向有关部门举报追回损失。”




这些招生骗局也要警惕


除了“野鸡大学”外

还有下面这些

其他常见的招生骗局





比如,有一些不法分子通过制造假证件等方式,以高校自主招生、定向招生等名义,自称手握“内部指标”“机动指标”,可以保送考生到重点院校、让未达本科线的考生进入本科院校,从而骗取钱财。


又如,在志愿填报阶段,不法分子常常假冒“权威专家”,自称掌握“内部大数据”,声称“百分百保上”,利用中介或网站、APP等对考生进行志愿填报指导,收取高额费用。


再如,还有不法分子伪造录取通知书,故意混淆网络教育、成人教育、自学考试助学辅导和中外合作办学项目与全日制普通高等教育,蒙骗希望就读全日制普通本科院校的考生,从而骗取钱财。



对此,广东省教育考试院负责人提醒,所谓特殊渠道是不存在的,要警惕通过所谓的“内部指标”“机动计划”“外置补录”等说法来实施诈骗。广大考生和家长一定要通过官方渠道来查询有关信息,警惕天价志愿辅导的陷阱,理性报考。如果遇到上述类型的诈骗问题,请及时向公安机关报案,积极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今年,教育部首次在阳光高考平台推出免费的阳光志愿信息服务系统(点击文字可查看往期推送),并将举办高考志愿填报“云咨询”周活动,通过文字问答、视频直播等方式,为全国的考生和家长提供志愿填报的咨询指导公益服务。


在广东,考生除了查阅省教育考试院印发的报考指南专业目录以外,还可以登录广东省2024年普通高考志愿填报辅助系统进行查询了解。


在学校层面,广东的招生高校会组织开展线上线下的咨询活动和在线直播活动,解读学校的招生章程、招生办法和往年录取等各方面的信息,提供各类志愿填报的咨询服务;中学也会给广大考生提供志愿咨询服务,考生及家长可以及时向班主任等老师进行请教咨询。





来源:广东教育传媒 南方日报
编辑:黄钰璇
审核:蔡金花
如需转载请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