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崛起动态 > 教育头条 > 优秀的孩子,是父母“...
教育头条
优秀的孩子,是父母“陪”出来的!1-9年级陪伴方法速收藏
时间:2022-08-12 来源:https://mp.weixin.qq.com/s/2dT 【字体: 视力保护色:

研究发现,优秀的孩子,其家庭教育都有这3个特征:

父母重视孩子的教育,从小帮助孩子养成各种良好习惯。

父母及时表扬或督促孩子,让孩子发扬长处,弥补短处。

父母给孩子做好榜样,和孩子一起交流学习,共同成长。


所有家长要知道
优秀的孩子
一定是父母“陪”出来的!



父母陪伴的五个“坑”
正在毁掉孩子的潜力


一位教育专家说过:优秀孩子是优质教育的成果,问题孩子是问题家庭的产物。父母错误的陪伴方式,有可能毁掉了孩子的努力与潜力。

第一个坑:敷衍太过,没有真正解决问题。

陪伴,不只是陪着这么简单。如果家长一边陪孩子,一边做自己的事情,就等于没有陪伴。孩子需要的是“被看到”,而不是“被陪着”。

第二个坑:耐心太差,没有控制好情绪。

有些家长恨铁不成钢,动不动就发脾气,对孩子又打又骂。只看到孩子的差,看不到孩子的好,失去耐心地陪伴,会成为孩子成长中的“毒药”。

第三个坑:回应太少,和孩子距离很远。

有些家长很敷衍,不管孩子做什么,一句“好的”“知道了”就应付过去了。对于3-12岁的孩子,父母参与度过低的陪伴,不利于孩子的成长。

第四个坑:说教太多,会使孩子产生厌恶。

说教并非教育,只是一种发泄,一场不负责任的指责。父母总是说教,就是站在了孩子的对立面。当父母用权威武装自己的时候,孩子就会用情绪保护自己。

第五个坑:期待太高,给孩子施加压力。

孩子并非机器,不是我们付出了爱与关心,就一定要最大限度得到孩子的回馈。教育孩子,不应该抱有太强的功利心;陪伴孩子,也不是为了让他考出好成绩。

陪伴是个很复杂的概念,父母陪在孩子身边,更重要的是了解孩子在想什么,需要什么,害怕什么。只有深入地参与到孩子的成长中,父母的陪伴,才是有效的教育。

图片
优秀孩子都是“陪”出来的
最需要这五种高质量的陪伴


真正优质的陪伴,不在于时间的长短,而在于陪伴的质量。

第一种:用心的陪伴。

陪伴孩子要“用心”,而不是“用力”。用心关注,用心倾听,用心帮助,只有父母用心了,才能帮助孩子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第二种:尊重的陪伴。

不要打击孩子,不要一味指责,不能高高在上,哪怕是自己的孩子,也要给予应有的尊重与信任。真正的陪伴,是和孩子做朋友,我们都要放低姿态,互相尊重,彼此包容。

第三种:耐心的陪伴。

和孩子沟通时,一定要注意措辞和态度,讲明道理,切忌发火、给孩子贴标签。有些道理我们都懂,但孩子未必就懂,所以要花更多的耐心来教育孩子。

第四种:平常心的陪伴。

不是所有孩子都能考100分,有孩子登上第一名,就要有孩子在路边鼓掌。成绩并不意味着一切,孩子还有很多可能性。我们要帮助孩子正确认识自己,找到最合适的成长道路。

第五种:共同成长的陪伴。

你想要孩子成为什么样的人,首先你就要成为什么样的人。父母陪伴孩子的过程,就是给孩子做好榜样的过程。以身作则,言传身教,是我们能给孩子最好的教育。

最优秀的父母,在陪伴孩子学习的过程中也在不断进步,努力跟上孩子的步伐,做好孩子的引路人。



父母的有效期只有十年!
好父母,胜过好老师!


曾经,一个男孩和爸爸互动的小纸条感动了全网。

爸爸是高中班主任,工作非常忙,每天早出晚归,能陪伴孩子的时间少之又少。

于是,儿子把想跟爸爸说的话都写在纸条上,然后贴在门口或茶几上,纸条上既有他的心里话,也有他想问的数学题。

爸爸看到,就会在纸条上写下回复,父子两人虽不能“朝夕相处”,却可以“纸条传情”。

小小的纸条,承载了父子的肺腑之言,也记录了孩子的成长历程。

陪伴的方式有很多,忙碌并不能成为父母缺席的理由。

记得一位作家说过:“父母”这个角色是有有效期的,而且很短,只有十年。

孩子的成长只有一次,教育无法重来,每位父母,都必须对孩子亲力亲为。

陪伴并不需要“大把”的时间,哪怕每天只有10分钟,只要父母做到全心全意,让孩子感受到爱与关注,就是成功的陪伴。

可以和孩子一起读一个故事;


可以和孩子分享今天有趣的事情;


可以和孩子一起攻克作业上的难题;


可以和孩子一起玩他喜欢的玩具、游戏……

我们总想给孩子最好的,却不知道,孩子最需要的只是父母的陪伴

有一句话说得好:父母和孩子,从来都是一种相互成全的状态。

父母为了孩子,固然是拼尽全力的付出,而在孩子这里,我们能够感受到这世上最完全的依赖、信任和爱戴。

哪怕我们在外一事无成,可回到家里,我们还是孩子的父母。“父母”,就是我们一生最光荣的称号。

趁着孩子还未长大,趁着我们还未变老,好好陪伴,用心教育,努力成就孩子。

教育好自己的孩子,是父母一生中最重要的事业,也是任何成功都无法超越的荣光。


的确,陪伴是最好的教育。但是,怎么陪伴却是大有学问的!

下面是专家老师给陪读家长的建议,1-9年级都整理齐全了!这些建议,越早开始执行效果越好,孩子到高年级后,双方都会越来越轻松。现在看到还不晚,赶紧收藏!



小学一、二年级



01

写字工整


如果不从一开始就让孩子养成认真书写的习惯,等到了高年级的时候再去纠正,会让孩子做作业的效率就直线下降,直接影响孩子的学习兴趣。


02

做作业速度


成绩明显低于班级平均分的孩子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做作业速度慢。

所以一开始不要求正确率,只要求速度,严禁边做作业边玩,尽量做作业中途不吃东西、不上厕所。先做他不擅长的作业。


这个阶段切忌把追求成绩错误地表现为要孩子当第一名,更不该只重视分数高低和名次,使孩子错误放大成绩的意义与重要性。


鼓励孩子追求“自己的最佳表现”“跟自己竞赛”,让孩子了解成绩是一种自我检验而不是分数、名次的追求。


小学一二年级还要培养孩子每天朗读、写简单日记的习惯。总之,一定要培养好孩子的学习习惯。




小学三、四年级



小学三年级这个阶段,是孩子学习逐渐定型的重要阶段,这时的孩子有了自己的主见,所以又是一个不稳定的阶段,孩子在一二年级养成的良好习惯一定要加强不能放松


三年级后不用跟一二年级一样再坐在旁边陪伴孩子做作业了,他们开始主动积极的接受新知识,但你要教会孩子做计划表、整理错题、做笔记


01

语文


家长可以和孩子一起制作阅读计划表,记录每个月的阅读字数。中年级也是孩子写好作文的关键时期,平时孩子写日记要引导他多写生活中发生的事儿,多描写细节。


02

数学


从三或四年级开始,如果孩子学习轻松,喜欢挑战,那么可以学点奥数,但是千万不能强迫


学奥数要抱着训练态度和平常心,但不是指随随便便应付,学奥数最难得的是坚持,首先家长要坚持,做好情绪的疏导,用实际行动告诉孩子既然选择了就坚持,既然坚持了就努力做好。


03

英语


三四年级英语是从听说到读写的过渡期,平时多看看英文绘本,要求孩子拼写单词等


三四年级还可以开始教孩子划重点、整理错题本、简单记笔记记笔记和找重点是相辅相成的,但是要让孩子尽量做到边听边写,记多少算多少,千万不要为了记笔记而错过老师的讲课内容。



图片

小学五、六年级



到了小学高年级阶段以后,不用再过问课业细节了,只要在他偶尔犯懒的时候提醒他,遇到挫折的时候鼓励他,在他实在找不到解决办法时跟他一起寻找方法,是不是很轻松?


这时候孩子有了自主的学习能力和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是不是很感慨“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这句古话?以后初中高中家长也会同样省心。




初中阶段



从小学到中学,对孩子来说是一个相对比较大的跨度,无论在学习习惯还是学习方法上,都需要有一个新的认识,在这个转变中,家长的角色也至关重要。无论您有多忙,以下这4件事不得不做。


01

增强意识


和孩子坐下来,好好聊聊初中生活。


面对陌生的同学环境,需要一段时间去适应。适应时间的长短则和孩子自身的适应能力有很大关系。


这个时候,家长要提防两种极端心态的产生一是经过漫长的暑假,心早就“飞”了,还会觉得初中学习会和小学学习一样简单,因此漫不经心;二是对初中学习过于担心,生怕自己会落下。


前者需要家长的“醍醐灌顶”,强调初中学习的重要性以及一定的难度,后者则需要家长更多的鼓励和信心的给予。


02

确立目标


对比近几年形势,辅助孩子找到自己的位置。


作为孩子的“大后方”,家长需要花些时间和精力,平时多关注一些官方或教育类的网站,及早地了解相关政策,为孩子的初中学习尽可能地创造条件。免得到时候手忙脚乱,影响孩子的高中升学。从现在起,做到心中有数,随机应变。


03

及早沟通


向任课老师传达孩子的基本情况。


需要强调的是,和老师沟通并不是为了以后给“打小报告”或者“探听孩子底细”,家长要把这个态度摆正,不要给孩子留下随时受监视的感受。


尤其对寄宿生来说,大部分时间都在学校里度过,家长要做到对孩子了如指掌必须通过与老师这座桥梁。


这里的老师,除了班主任老师,还有各任课老师。毕竟中考是一个综合的选拔性考试,与老师沟通,了解孩子的心态变化,并且积极配合老师


04

找到方法


如何应对即将步入青春期的孩子?


孩子到了初中阶段,已有了自己的想法,“不听话”那是家常便饭。这个时候,家长再也不能像以前那样呵斥了,需要的是耐心地和孩子讲道理。


能不能教育出优秀的孩子,这个是关键期,家长不仅要做孩子的镜子,更要不断扩展自己的知识,多向优秀的家长取经,改变之前那种简单粗暴的教育方式。


初中对孩子来说,是一个新的起点,对家长来说,更是万里长征的重要一步。要想下好这盘棋,必须把每一步都走好。


孩子的教育任重而道远,作为家长,我们也要和孩子一起成长。根据每个阶段的教育重点,帮孩子成才、成人!




来源:校长传媒、光明社教育家
编辑:罗悦媛 赖素麒
审核:蔡金花 刘文玲
如需转载请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