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公里的远足挑战
竟是深圳小学生的毕业礼物?
是的,你没有听错!
就在近日
深圳5所学校,36个班级
1600多名六年级学生
不仅完成了这项了不起的挑战
更是频频直呼
“拿捏!”“易如反掌”
……
在这本“流动的美育教科书”里
他们用行走定义成长
更用每一步的坚持
收获了成长路上最美的风景
山水为卷,步履成诗
20公里播下美育种子
“20公里铺成绿色琴键,我们踩着第一缕晨光……”3月21日,来自罗湖区教科院实验教育集团的水库小学、布心小学、碧波小学、泰宁小学和淘金山小学5所学校共1698名六年级学生高举自己亲手绘制的旗帜,在歌声中踏上20公里的远足征程。
此次20公里远足活动
不仅仅是一次简单的徒步
更是精心设计的
毕业纪念课程
由六年级师生家长组成的远足队伍在翠湖文体公园集结,从淘金山绿道入口启程,环绕深圳水库,途经新大望桥绿道、 梧桐绿道、罗湖绿道、东湖公园牌坊等地,结合深圳水库历史和沿途自然科普资源,引导孩子们在潜移默化中发现家乡山水美、感受同伴互助美、体验身体健康美、传递坚毅自信美、促进身心和谐美。
20公里征途即是“流动的美育教科书”。行进途中,孩子们触景生情,发现万物生长的诗意,不由地哼唱起活动主题曲,“清风伴我跨越山林幽径,水库倒映杜鹃花影……”
与此同时,孩子们相互扶持,共同面对挑战,有的路段崎岖不平,有的路段烈日炎炎,这些都没有阻挡他们前进的脚步。每到一处休息点,孩子们共同分享食物,互相按摩放松,展现出深厚的团队协作精神。
孩子们行走的每一步
都在书写成长的故事
与此同时,本次活动共有180余名老师陪伴孩子们共同出发。水库小学杨健芬老师全程陪伴走完20公里,过程中点滴细节被她看在眼里:经过梧桐绿道时,孩子们会主动弯腰捡起地上的垃圾, “这么美的风景不能被破坏”;在陡坡路段,男生们自发组成“先锋队”,轮流搀扶体力不支的同学;休息时,班级自发组织拉歌赛,歌声与山风交织成最动人的乐章……美育的种子已然在山水间悄然萌芽。
科技伴行,山水育人
师生家长共赴勇气之路
今年是罗湖区教科院实验教育集团的第二届20公里远足拉练活动,从项目式课程的设计、前置课程学习与课程反馈展示到徒步路线的优化、原创主题曲的作词谱曲等均采用AI技术赋能。
水库小学德育处副主任江燕表示:“当同学们在行走中传唱着由AI作词谱曲的主题曲《行走向未来》时,我们见证了美育与科技的共生共荣。这堂用AI托举的 ‘流动的美育课堂’,不仅是毕业的纪念,更是学生终身成长的精神底色。”
体能锻炼方面,孩子们通过早操、体育课等进行系统性体能强化训练,在小组竞赛、集体游戏中学会团结协作。
美术课上,孩子们发挥创意,亲手绘制队伍旗帜,在锻炼动手能力的同时,加深对班级荣誉感和归属感的认同。
在劳动课上,孩子们学习整理背包、基础止血和包扎方法、如何避让小动物等技能,培养自理能力和独立精神。
前置课程还设置了丰富的任务单,涉及历史、文化等多个领域。孩子们通过学习深圳水库的历史、了解原生态绿道的文化背景、了解红军长征故事,树立绿色环保意识,激发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与此同时,沿途设置了多个补给站,提供了充足的饮用水、食物和医疗急救服务;在需要交通协助和指挥的路口,由专人负责保障学生安全。
本次活动共有超480名家长义工参与,他们以“后勤保障员”“安全督导员”“心灵辅导员” 等多重身份深度融入课程,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家校共育的深刻内涵。
素材来源:罗湖区教科院实验教育集团
第一现场
编辑:黄钰璇 朱晓芳
审核:王 珺 刘亚伟
如需转载请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