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崛起动态 > 教育头条 > 师生家长注意!这种传...
教育头条
师生家长注意!这种传染病进入高发季,广东疾控发布提醒
时间:2023-09-28 来源:https://mp.weixin.qq.com/s/QQH 【字体: 视力保护色:

每逢夏秋季

特别是开学后数周
校园内学生聚集
往往是红眼病的高发季

广东疾控提醒
学校、幼托机构等人群聚集
易发生聚集性传染
注意做好预防

红眼病是什么?
如何防止孩子中招?
一起往下看
↓↓↓


红眼病高发,人群普遍易感

1

传染性极强


红眼病(急性出血性结膜炎)属于丙类传染病,是一种传染性极强、传播速度快的急性病毒性眼病,主要由肠道病毒70型(EV-70)或柯萨奇病毒A24型病毒变异株(CV-A24v)引起,腺病毒也可引起。



2

人群普遍易感


红眼病多发于夏秋季,人群普遍易感,各年龄组均可感染发病。


  • 可以由不同型别病毒单独感染发病,也可发生两种病毒混合感染。

  • 病后免疫持久性差,康复后仍可以被不同病原体感染而再次发病,可能在间隔数年后被同一种病毒再次感染发病。


学校、幼托机构和工厂企业等人群聚集的地方易发生聚集性传染。




3

感染招数多


红眼病患者是主要传染源,其眼分泌物及泪液均含有病毒,主要通过接触被患者眼部分泌物污染的手、手帕、面盆、毛巾、浴池、泳池或水等方式传染。


因此,保护孩子不被传染,注意避免以下几种接触


  • 直接接触患者眼睛或上呼吸道的分泌物。

  • 与患者握手等身体上的接触。

  • 接触患者的生活用具(如毛巾、穿过的衣服、脸盆等),患者摸过的东西(如门把手、公共汽车扶手等)。

  • 接触被污染的水(如池塘水、游泳池水等)。

  • 接触患者用过的眼药水等物品。



4

起病急,症状明显


  • 红眼病潜伏期短,一般为18-48小时,发病开始时多为单眼,很快传染到另一眼,主要症状包括眼内有异物刺激感、眼红、眼部刺痛、畏光、眼部分泌物增多
  • 发病开始时多为单眼,很快传染到另一眼,发病两周内传染性最强。
  • 红眼病为自限性疾病,自然病程一般为7~10天,预后良好,但偶有出现神经系统并发症。


5

如何治疗


  • 局部用药可用抗病毒眼液,如0.5%病毒灵眼液、5%吗啉双胍眼液、鱼腥草滴眼液,开始时每小时一次,3天后逐渐减少次数,晚间涂更昔洛韦眼膏或抗生素眼膏。

  • 中药金银花、野菊花、板蓝根、桑叶、薄荷等热熏敷或提取液滴眼对缓解症状有一定疗效。

  • 具体建议参考临床医生医嘱和药物使用说明。





预防红眼病“3+3+4”

园防病“3要点”


1.日常管理
  • 学校、托幼机构在晨检中发现有异样状况或疑似患者应暂停入园或入校
  • 培养孩子养成勤洗手、不共用生活用品、不揉眼等良好的爱眼卫生习惯。
  • 定期对学习生活环境内的公共物品进行清洁和消毒,对于不适宜用消毒剂消毒的物品可在阳光下暴晒。




2.发生病例时
  • 在校期间如出现急性出血性结膜炎症状时,应立即报告校医,并暂停集体活动和他人接触,如症状较重时应及时就医,并遵医嘱用药及休息。

  • 确诊患者的隔离期不少于7天,主要症状消失可解除隔离。





3.发生聚集性疫情时
  • 学校或托幼机构如果发生聚集性疫情,应及时上报辖区疾控中心,患者应居家或宿舍隔离。

  • 做好环境卫生清洁工作,注意保持教室和宿舍良好通风,加强清扫和消毒工作,每日擦拭消毒门把手、楼梯扶手、桌面等。

  • 做好校内公共场所、公用物品、车辆和生产用具等重点环节的消毒工作。





家庭防病“3要点”


1.勤通风

居室应经常开窗通风,保持空气流通。


2.勤清洁
定期对孩子的餐具、衣物、玩具等物品进行清洁消毒,做好家里卫生清洁工作。



3.注意隔离
若家中有人感染红眼病,应做好隔离措施,防止家庭内传播。


个人防病“4要点”


1.勤洗手

养成勤洗手、勤剪指甲的好习惯,饭前便后、外出回家后用流动清水及洗手液或肥皂洗手,避免用手揉擦眼睛。


2.不共用

不与家人共用毛巾、脸盆、枕头、眼药水、眼镜等物品,个人物品单独存放,避免交叉污染。


3.常清洗

经常清洗、更换枕套、床单和毛巾等生活用品。


4.不接触

如眼睛出现不适症状,不要前往游泳池、公共浴室等公共场所,避免与家人直接接触。

    



来源:广东疾控 深圳疾控

编辑:黄钰璇

审核:蔡金花 刘文玲
如需转载请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