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传染性极强
2
人群普遍易感
可以由不同型别病毒单独感染发病,也可发生两种病毒混合感染。
病后免疫持久性差,康复后仍可以被不同病原体感染而再次发病,可能在间隔数年后被同一种病毒再次感染发病。
学校、幼托机构和工厂企业等人群聚集的地方易发生聚集性传染。
3
感染招数多
红眼病患者是主要传染源,其眼分泌物及泪液均含有病毒,主要通过接触被患者眼部分泌物污染的手、手帕、面盆、毛巾、浴池、泳池或水等方式传染。
因此,保护孩子不被传染,注意避免以下几种接触:
直接接触患者眼睛或上呼吸道的分泌物。
与患者握手等身体上的接触。
接触患者的生活用具(如毛巾、穿过的衣服、脸盆等),患者摸过的东西(如门把手、公共汽车扶手等)。
接触被污染的水(如池塘水、游泳池水等)。
接触患者用过的眼药水等物品。
4
起病急,症状明显
5
如何治疗
局部用药可用抗病毒眼液,如0.5%病毒灵眼液、5%吗啉双胍眼液、鱼腥草滴眼液,开始时每小时一次,3天后逐渐减少次数,晚间涂更昔洛韦眼膏或抗生素眼膏。
中药金银花、野菊花、板蓝根、桑叶、薄荷等热熏敷或提取液滴眼对缓解症状有一定疗效。
具体建议参考临床医生医嘱和药物使用说明。
校园防病“3要点”
在校期间如出现急性出血性结膜炎症状时,应立即报告校医,并暂停集体活动和他人接触,如症状较重时应及时就医,并遵医嘱用药及休息。
确诊患者的隔离期不少于7天,主要症状消失可解除隔离。
学校或托幼机构如果发生聚集性疫情,应及时上报辖区疾控中心,患者应居家或宿舍隔离。
做好环境卫生清洁工作,注意保持教室和宿舍良好通风,加强清扫和消毒工作,每日擦拭消毒门把手、楼梯扶手、桌面等。
做好校内公共场所、公用物品、车辆和生产用具等重点环节的消毒工作。
家庭防病“3要点”
居室应经常开窗通风,保持空气流通。
个人防病“4要点”
1.勤洗手
2.不共用
3.常清洗
4.不接触
来源:广东疾控 深圳疾控
编辑:黄钰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