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智能手机
智能手表等设备的普及
电信网络诈骗
正成为危害青少年安全的突出问题
近日
深圳市反电信网络诈骗中心发布提醒
一起来看看
01
中小学生经典诈骗案例
一、精心布局:游戏场景下的连环骗局
二、虚假身份:冒充公检法与明星衍生骗局
追星粉丝群骗局:某高中生加入明星QQ粉丝群后,群内骗子冒充警察,声称群内泄露明星隐私,若不配合调查,全家将面临牢狱之灾。该高中生在恐惧之下,用母亲手机向所谓“安全账户”转账24万元。
三、利益诱惑:刷单返利与色情陷阱
刷单诈骗骗局:年初,高一学生小王看到“买药退税”广告,前期获得小额返利后,逐渐放松警惕。骗子趁机诱骗其用父亲手机转账 2万元,甚至试图诱导其贷款支付,幸好家长及时察觉并制止。
色情广告骗局:2025年1月,一名高中生浏览网页时,被色情广告吸引并下载相关APP。随后,“客服”以完成“刷单解锁任务”为幌子,骗走4800元。
02
防骗“五不一多”原则要牢记
03
警惕成为诈骗“工具人”
除了防范被骗,中小学生还需警惕被利用成为诈骗帮凶。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帮信罪)已成为我国第三大罪名,许多未成年人因法律意识淡薄而涉案。常见形式包括:
这些行为可能面临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04
携手共筑反诈防线
关注孩子手机使用情况:关注异常消费和新装APP
设置支付限额:关闭免密支付,保管好密码
建立信任沟通:让孩子遇到可疑情况敢于告知
分享反诈案例:通过真实事件提高孩子警惕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