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在愁周末带孩子去哪玩?
截至目前
深圳共有56家环境教育基地
巧妙串联起公园、湿地
林场、治水设施等多元场景
福田红树林
自然保护区
该地总面积约368万平方米,是中国面积最小的红树林保护区,也是中国唯一处于城市腹地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深圳市第一批自然学校,开设了“认知红树林”和“红树林观鸟”等不同类型的导览路线和主题活动,邀请市民一同参与到红树林湿地保护的行动中。
深圳市仙湖植物园
该地面积约668万平方米,始建于1983年,东倚梧桐山,西临深圳水库,是集物种保育、科学研究、科普教育、旅游休闲等为一体的多功能植物园,时有耳目一新的科普展览。
聚龙山湿地公园
该地总面积约64.1万平方米,是以生态环境保护、湿地科普教育、休闲游览为主题的生态湿地主题公园。公园根据功能分为9个区,分别为入口管理、水上活动、湿地观鸟、亲水湿地、山林观光、野生花草、密林休息、花田劳作、果林飘香区,主要由聚龙山体和聚龙湖水体组成,通过建设登山道,将山和水有机联系起来,东面为聚龙山生态湿地。
燕罗湿地公园
该地面积约6.5万平方米,为水质净化型湿地,取水于松岗水质净化厂出水口,湿地出水达到地表水Ⅲ类。湿地设计主要体现亲水性、生态性、环保性、海绵城市、资源再生利用等理念,是集生态保护和修复、生态景观、游憩休闲、科普宣教为一体的生态体验基地。
深圳市水情
教育基地
该地面积约434万平方米,是一座集防洪、供水、生态景观等多功能于一体的中型饮用水源水库。水库生态环境优良,动植物种类十分丰富。库尾处生存着全球范围内异常珍稀且为深圳市唯一的国家I级重点保护植物——仙湖苏铁。
大亚湾核电站
该地面积约1000万平方米,背靠排牙山、远眺七娘山,基地陆地和海域动植物物种超两百种,陆地发现国家级重点保护动植物八种,海域发现国家二级保护石珊瑚种类七种。大亚湾核电基地在提供安全、稳定、环保清洁能源的同时,长期开展生物保护和栖息地保护活动,内设环境教育展厅、核电站全景沙盘、核岛和常规岛及相关设备模型、科普核能知识展览厅等。
该地总面积约68.5万平方米,是全国第一家自然学校,以湿地的自然资源、环境设施为基础,培育环保志愿教师队伍向公众传播生态环保理念,打造自然教育平台,用自然教育课程及专题导览活动,传授和推广自然的智慧,推动公众参与湿地保护。
沙头角林场
该地总面积约541.4万平方米,是广东省首个国家级森林公园,丰富的生物多样性资源为林场开展自然教育活动提供了坚实的基础。目前已开展“森林X计划”“梦想森林”“争当梧桐山之王”“在自然中成长”等自然教育系列活动,引导市民亲身感受自然、认识自然、尊重自然、保护自然。
生活垃圾分类
教育体验馆
该地面积约1500平方米,是全市首个内容丰富、科技感强、互动感强的垃圾分类公众平台。结合山海大鹏生态环境特点,分为序厅区、意识唤醒区、源头减量区、生活垃圾四分类标准区、大鹏新区垃圾分类特色区、游戏互动区、未来展望区、垃圾分类微课堂区等八大区域。
56家环境教育基地
完整版名单
请扫描下方二维码查看
陪孩子用脚步丈量城市
感受生态的脉动
快收藏好这些宝藏地点吧
来源:深圳生态环境
深圳市各环境教育基地
编辑:朱晓芳 黄钰璇
审核:王 珺 刘亚伟
如需转载请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