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教育是终身学习的开端,是国民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重要的社会公益事业。办好学前教育、实现幼有所育,是党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党和政府为老百姓办实事的重大民生工程,关系亿万儿童健康成长,关系社会和谐稳定,关系党和国家事业的未来。
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学前教育深化改革规范发展的若干意见》,不断提高学前教育普及普惠水平,教育部于2020年制定《县域学前教育普及普惠督导评估办法》,开展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县督导评估工作,通过国家评估认定后,授予“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县”称号。
宝安区致力打造
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先行示范区
高度重视
全国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区的创建
什么是学前教育普及普惠?
全国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区
是怎样认定的?
下面
请一起来了解一下相关政策知识
一、什么是学前教育普及普惠?
“学前教育”:学前教育是指幼儿园学前教育机构对3-6周岁学龄前儿童根据一定的培养目标和幼儿的身心特点,实施的保育与教育。
“学前教育普及”:学前教育普及是确保城乡学前教育资源全覆盖,为每位幼儿提供享受学前教育的条件。具体表现在:科学优化幼儿园布局,科学测算学位供求,切实满足适龄幼儿就近入园的需求。
“学前教育普惠”:学前教育普惠是减轻每个家庭学前教育的经济负担。具体表现在:公办幼儿园和普惠性民办幼儿园由政府控价,减轻普通幼儿家庭经济负担。
二、学前教育普及普惠督导评估工作坚持怎样的原则?
督导评估主要坚持四个原则:
一是科学规划。各地按照国家总体目标,结合本行政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制定督导评估总体规划和年度计划,统筹推进督导评估认定工作。
二是坚持标准。国家制定统一的督导评估指标、认定标准和工作程序,严格执行,确保督导评估内容真实、程序规范、结果可靠。
三是公开透明。公开公示督导评估过程和结果,接受社会监督,提高督导评估工作的权威性和可信度。
四是注重实效。通过客观评估各地实际工作成效,督促引导地方政府积极发展学前教育。统筹评估项目,简化督导评估指标,优化工作流程,减轻基层负担。防止形式主义,杜绝虚假普及普惠。
三、学前教育普及普惠督导评估以怎样的程序开展?
督导评估按照“县级自评、市级初核、省级评估、国家认定”的程序开展。
国家督导评估认定包括4个程序:
一是指标审核。由教育部教育督导局会同部内基础教育司等多个相关司局,对照《县域学前教育普及普惠督导评估办法》(以下简称《办法》)规定的17项指标,对申报县进行指标审核,各项指标须达到标准要求;
二是社会认可度调查。通过国家学前教育普及普惠社会认可度调查平台对申报县的家长、教职工、园长、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等开展调查,社会认可度须高于85%;
三是实地核查。组织专家组,对所有申报县指标审核和社会认可度调查均合格的省份开展实地抽查;
四是结果认定。根据实地抽查情况及核查反馈问题整改落实情况,按程序确定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县名单。
四、学前教育普及普惠督导评估包括哪些内容?
督导评估的主要内容包括普及普惠水平、政府保障情况、幼儿园保教质量保障情况三个方面。
五、学前教育普及普惠督导评估认定的标准是什么?
《办法》从普及普惠水平、政府保障情况、幼儿园保教质量保障情况等3个方面,提出了17条具体指标和标准。在评估认定过程中,着重把握五个方面:
第一,普及普惠程度达标。核心是三项指标:一是学前三年毛入园率达到85%。基本解决“入园难”问题。二是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达到80%。保证普通家庭孩子能上质优价廉的幼儿园。三是公办园在园幼儿占比达到50%。体现以公办园为主导的导向,同时又为社会力量办园留足空间。
第二,保教质量合格。关键是三方面:一是幼儿园以游戏为基本活动。保证幼儿自主游戏时间,特别要保证幼儿户外活动。二是注重全面发展。幼儿园活动内容要涉及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五大领域,促进全面发展。三是没有“小学化”现象。幼儿园不能提前教授汉语拼音、识字、计算、英语等小学课程内容,不能以课堂集中授课方式为主组织安排一日活动。
第三,教师队伍建设合格。核心是四方面:一是教师数量达标。要足额配备教职员工。二是教师资质合格。专任教师要全员持证上岗。三是教师待遇有保障。公办园编内编外教师要“同工同酬。各类幼儿园应为教职工足额足项缴纳社会保险和住房公积金。四是师德师风规范。不能发生师德失范行为重大事件。
第四,经费保障到位。主要是两方面:一是公办园生均公用经费拨款标准达标,并及时拨付到位。二是落实普惠性民办园补助,扶持普惠性民办园健康稳定发展。
第五,群众满意。面向家长、教师、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一般群众等群体开展的社会认可度调查,社会认可度要达到85%以上。
内容来源:区教育局督导科